-
2016年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6/10/9 11:01: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人民銀行、民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領域提升對養老服務業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將迎來“金主”,受此提振,國內養老產業進入快人民銀行、民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領域提升對養老服務業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將迎來“金主”,受此提振,國內養老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代,產業爆發在即。
4億老年人承壓養老成社會重任
2000年時,我國60歲以上老年群體在總人口中的占比達到7%,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2012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占比達14.3%,此后我國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到201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2020年老年群體將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之后我國老年人群體將長期保持在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1/3上下。
老齡化威脅下,養老成為社會重任。然而當前我國養老產業剛剛起步,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產業鏈與產品類型標準體系;養老金收支不平衡、發放困難等問題出現;養老服務長期處于落后發展階段……以養老服務中的養老床位數量為例,2014年我國養老床位551.4萬張,2015年養老床位上升至669.8萬張,以“十二五”規劃目標作為參考,養老床位缺口超過300多萬張。
2012-2015年我國養老床位數量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政策暖風頻吹養老產業進入快車道
嚴峻的養老形勢下,從2013年起,政策不斷向養老產業傾斜。
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號召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2013年12月,《關于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從完善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拓寬民間資本參與渠道等方面推動養老服務發展。
2014年,《關于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城鎮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發布,養老產業政策落地,進入執行階段。
2015年《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家開發銀行關于開發性金融支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及2016年的《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金融與養老產業融合的形式受到政策肯定,養老產業在資金助力下進入發展快車道。
養老產業模式分析:居家養老VS機構養老VS社區養老
目前全球主流的養老模式有三類,分別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在我國,居家養老(也稱傳統養老)是主流,在三類養老模式中的占比達96%,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比例極小,分別為1%和3%。
三類養老模式各有優缺點。比如傳統居家養老成本較低,但設施不齊全,沒有專為老年人服務的網點;機構養老設施齊全,安全性較高,但成本較高,且自由度與隱私難保障;社區養老因政府介入,所以成本較低、自由程度高,但目前服務對象覆蓋面不廣,所提供的服務也有限。
三類養老模式優缺點分析我國養老模式優劣勢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多地發布的養老規劃來看,未來傳統居家養老比例將有所降低,機構養老比例保持3%不變,社區養老將從現在的1%上升至7%,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預計其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劣勢有望在未來快速改善。
百萬億元黃金時代將至養老產業投資窗口開啟
2014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目前僅為4.1萬億元,占GDP的比例不到7%,而美國養老服務消費占本國GDP為22.3%,歐洲養老產業占GDP的比例則有28.5%,養老產業未來發展空間極大。
預計從2014年至2050年間,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將從4.1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中國將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養老產業迎來環境發展時代。
受此利好驅使,養老產業投資窗口迅速開啟。
養老產業主要包含養老服務、養老地產、養老金融與養老用品四方面。其中,養老服務是養老產業的基礎,在頻繁的政策利好下,發展動力強勁。未來,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勞動力資源緊缺以及互聯網快速沖擊下,服務機器人、智慧養老將成為養老服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養老地產包括養老院等養老機構以及房地產開放商推出的養老地產項目。隨著房地產市場萎靡,越來越多的房企轉型養老地產,養老地產因此不斷發展。2015年,將有1295萬老年群體選擇老年宜居社區,養老地產極好的發展前景將會刺激更多房企轉型。
養老金融主要包含養老保險和針對老年人的健康保險。按照年均交費450元、2億老年人口計算,養老金融市場容量就可達到900億元。在老齡化威脅下,我國面臨“未富先老”的窘境,國人能享受的社會養老保險將“縮水”,這將為商業養老保險帶來機會。目前,國內少見針對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的健康保險,隨著國內醫療水平不斷發展,老年人健康保險市場也將興起。
與人口老化的速度相比,我國養老用品發展速度較為滯后,主要多以保健和醫療產品為主,而老齡產業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養老用品則非常完善,值得借鑒:如法國有祖母咖啡、美國有適合老年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日本有老年人尿褲尿袋等。隨著國經濟的發展與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養老用品將涵蓋健身、消閑與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市場將更為完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5年中國嬰兒食品產量增長情況
- 下一篇:2016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競爭結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