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石化行業正處于由大變強階段
2023/5/4 11:10:23 來源:中國能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石化行業已經邁入由大變強的新發展階段,擔負著保障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我國石化行業已經邁入由大變強的新發展階段,擔負著保障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時代重任。要注重高端化、集約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安全發展、培育一流企業、加快人才培養,穩中求進,推進新型工業化,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近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舉辦的2023年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指出。
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向全行業發出《建設世界石化強國行動倡議》,提出爭取到203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示范企業和自主品牌,部分大宗石化產品、基礎化工原料、傳統精細化工行業率先進入強國行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石化強國。
主要石化產品供應能力大幅提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指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已具備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行業經濟發展總量邁上了新臺階,在能源保障能力上彰顯了新擔當、產業結構調整上展現了新作為,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呈現了新格局。”李云鵬說。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8760家,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6.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利潤總額1.13萬億元,連續兩年保持在萬億元以上。2022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9.18億噸/年,乙烯生產能力達到4675萬噸/年,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煉油大國和乙烯大國。
“'十四五'以來,國內石化和基礎化工產業規模化、一體化、大型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烯烴、芳烴、聚烯烴、聚碳酸酯、鈦白粉等產品仍處于擴產高峰,產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主要石化產品供應能力大幅提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表示。
會議同期發布的《2023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指出,目前我國乙烯行業仍處于擴能高峰期,預計到2025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到約7000萬噸/年,產量將達到約5800萬噸,基本可實現自給。對二甲苯(PX)自給率由2021年的61.3%提高到70.2%,預計2025年底我國PX產能將超過4600萬噸/年,自給率進一步提升。
產品供應能力提升的同時,石化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調整,加快向高端化、精細化、專業化邁進。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能超過4500萬噸,產量超過3100萬噸,產值首次超過1萬億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過20%。
加快創新能力建設
在李云鵬看來,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把準內涵、統籌推進、全面落實,把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創新發展、改革管理等各環節、各方面。
“從橫向上看,我們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在生產效率、經營質量、科技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李云鵬表示。
《建設世界石化強國行動倡議》指出,與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石化行業仍存在原始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較弱、高端產品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行業缺少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缺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和擁有國際化視野的企業家。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核心技術的創新,全行業高端化、差異化發展的基礎也是核心技術的創新。”孫偉善表示,“行業要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當務之急,集中目標和優勢力量,努力發展國內經濟發展急需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高端產品制備技術,支撐產業結構轉型。”
李云鵬還表示,科技創新能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方位開展合作,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影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動力變革。”
實現目標需多方聚力
《建設世界石化強國行動倡議》描繪了2035年石化強國建設愿景,即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盈利能力穩步增強、綠色水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持續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將全力搭平臺、建機制、促合作,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產業鏈協同、提升行業創新能力、擴大對外交流開放、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共同寫好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答卷。”李云鵬說。
協會之外,各大企業也在行動。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科院院士謝在庫表示,中國石化全面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把氫能作為推進企業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將攜手各方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加大產業布局力度,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石油石化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再做新貢獻。
此外,中國石化陸續成立了多個新材料公司,發力新材料技術研發。早在2020年9月,中國石化就與天津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603億元建設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項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試基地、光伏新能源等11個重點項目。
中國石油也不例外。2021年底,中國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此外,中國石油日本新材料研究院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瞄準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新材料創新高地目標發力。(記者李玲)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