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智化浪潮下的汽車產業變革 還需突破“三座大山”
2025/8/26 8:51: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技術正掀起席卷全球的數智化浪潮。當數智化成為全行業的生存必需,制造業如何轉型?尤其汽車產業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百年變革,如當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技術正掀起席卷全球的數智化浪潮。當數智化成為全行業的生存必需,制造業如何轉型?尤其汽車產業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百年變革,如何在時代浪潮中找準定位、突破瓶頸?
近日,在山東青島舉辦的華為中國政企用戶峰會2025上,一場以“加速汽車智能化”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來自汽車產業領軍企業代表、技術專家與生態合作伙伴圍繞“AI助力提升汽車品質”“AI+工業軟件在智能制造的探索與實踐”展開深度對話。
論壇凝聚了全行業協同破局的共識,為中國汽車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提供了清晰路徑。
AI加速服務數智化轉型
AI正全面重塑生產關系與生活方式,千行萬業面臨一場涵蓋場景、流程、組織、數據和IT的全方位數智化變革。
“AI正在對所有產業進行'生產力工具、客戶互動、客戶價值、產業鏈與生態、決策模式、商業模式'的六大重塑。”IDC中國副總裁、首席分析師武連峰表示,IDC預計,到2030年前AI將累計產生22.3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影響,占當年全球GDP的3.7%。
過去三十多年,華為圍繞ICT基礎設施已構建起系統化的交付與服務體系,積累了寶貴的領域知識和專家經驗。進入智能時代,華為將積極擁抱新變化新挑戰,利用“AI for Service”升維服務能力,通過“Service for AI”為AI新技術落地和應用創造條件、使能新業務敏捷創新。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表示,華為以客戶為中心,全周期服務行業客戶,全場景打造服務體系,全方位深度協同伙伴;并將通過“卓越護航計劃”,陪伴客戶持續追求卓越;“星星點燈計劃”,讓服務網絡照亮每個角落。
在吳輝看來,AI正全面重塑生產關系與生活方式,千行萬業面臨一場涵蓋場景、流程、組織、數據和IT的全方位數智化變革。
這種變革在汽車產業尤為顯著--汽車正從“移動機械”加速升級為“移動算力中心”,這種轉型不僅是技術迭代,更是生產關系與商業模式的全方位重構。
同時,受到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智能出行和電氣化趨勢的影響,軟件已成為現代車輛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對車企軟件敏捷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種變革倒逼生產模式從“按庫存生產”轉向“按訂單制造”,對車企的研發效率、柔性生產能力和供應鏈協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頭部車企紛紛開始應用大模型進行生產和運營的降本增效。需要構建大模型的全棧(算力、云、大模型、應用)解決方案,搶占競爭的至高點。”
如今,數智化的滲透已覆蓋汽車產業全鏈路。吳輝在峰會主論壇中提到“全場景打造服務體系”,為汽車行業提供了轉型范本。
在研發端,數字孿生技術顛覆傳統設計模式,華為為車企打造一站式研發平臺,支持多個大模型場景,通過軟件工具鏈實現70%的零部件復用,將新車研發周期大幅縮短;在生產端,柔性工廠通過“一云一網一平臺”架構,實現12000+設備全互聯;在用戶端,智能座艙搭載NLP大模型,支持多模態交互,某新勢力車型通過情感分析算法,可根據駕乘者語音語調調整空調溫度與音樂風格。
汽車產業數智化面臨“三座大山”
全行業需協同破解“ICT技術架構重構、ICT運維體系轉型、ICT人員技能轉換”三大挑戰,而這一命題在汽車領域更具體化為算力需求、數據安全與跨領域人才的瓶頸。
盡管數智化前景廣闊,但企業也清醒地認識到數智化轉型路上的“三座大山”。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荀速指出,全行業需協同破解“ICT技術架構重構、ICT運維體系轉型、ICT人員技能轉換”三大挑戰,而這一命題在汽車領域更具體化為算力需求、數據安全與跨領域人才的瓶頸。
首先,智能駕駛研發每天需處理大量路測數據,對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在峰會主論壇上,華為IT咨詢與系統集成營銷工程部部長宋昂指出,AI技術創新極速更迭,華為智算集成錨定“算力、數據、模型與場景”四大關鍵坐標,攜手伙伴打造智算全棧服務解決方案,從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新建與改造、算力集群集成、AI數據工程、AI計算使能與優化到通用服務范式套件,支撐行業建好算力、用好AI。
其次,數據安全與倫理規范是另一大挑戰。汽車作為移動數據終端,每天產生TB級用戶行為與車況數據,如何在數據流通中兼顧安全與價值挖掘,成為行業共性難題。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何振提出“數據安全邊界”理念:“需明確'數據駐地要求'與'最小化跨境原則',在合規框架內釋放數據價值。”目前,華為已為多家車企提供數據治理方案,通過數據脫敏、權限管控等技術,在滿足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等法規要求的前提下,實現用戶畫像精準度提升,營銷轉化率提高。
最后,跨領域人才缺口同樣突出。數智化轉型需要既懂汽車工藝又懂AI算法的復合型人才,而現有人才結構難以滿足需求。華為培訓與認證業務部部長劉檢生在主論壇中提出解決方案:“我們聯合高校與車企共建'數智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培養AI工程化、工業軟件應用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據了解,華為技術人才培訓覆蓋華為全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涉及產品的規劃設計、安裝部署、運維優化的全生命周期,助力企業培養設備運維專家,保障系統安全穩定;同時基于華為在ICT領域的研發積累和長期實踐,為企業客戶深度解析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技術的起源、發展與未來,助力企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ICT技術專家,引領企業數智化轉型。
面對這些挑戰,論壇達成“務實協同”的破局共識。一是建立數據流通規則,搭建共享平臺,讓用戶行為、供應鏈等數據在生態內有序流動,反哺產品迭代;二是攜手培育跨領域人才,高校、企業聯動,補齊數智化轉型的人才短板,把數智化藍圖轉化為產業實效。
數智化新商業模式快速萌芽
從全行業的數智化重塑,到汽車產業的具體實踐,再到“三座大山”的協同破局,汽車產業的數智化轉型路徑已愈發清晰。
據了解,目前華為已服務中國超過8000家制造企業,在汽車領域,通過覆蓋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的全周期解決方案,助力長安、廣汽、江淮等企業實現“造好車、賣好車、車主用好車”的目標。
“這些實踐案例印證,數智化是生存必需,驅動產業價值從'線性供應鏈'向'網狀生態'躍遷,新商業模式快速萌芽。”華為中國政企車輛裝備解決方案總監鄺繼雙介紹說。
從全行業的數智化重塑,到汽車產業的具體實踐,再到“三座大山”的協同破局,汽車產業的數智化轉型路徑已愈發清晰。正如華為中國政企用戶峰會2025傳遞的共識:唯有以開放姿態擁抱變革,以務實行動破解難題,才能讓汽車產業的數智化藍圖照進現實,推動中國汽車駛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耿鵬飛)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