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產業有望成新藍海 產值將達近萬億元規模
2018/3/5 12:31:2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防災減災救災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石。近年來,我國應急產業快速興起并不斷發展,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圖片來源:互聯網) 目前,我國防災減災救災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石。近年來,我國應急產業快速興起并不斷發展,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互聯網)目前,我國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防災減災裝備、防汛抗旱器材、反恐裝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已達到近萬億元規模,已經形成產業化的客觀基礎。
應急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及裝備制造等第二產業屬性的行業發展,還將給包括應急物流、應急培訓、應急科技、應急文化等在內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建成與有效應對公共安全風險挑戰相匹配、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大力推進應急產業健康發展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
隨著國家對應急產業的重視不斷提高,國內應急產業快速成長,同時也有效推動了市場需求的增長。
我國應急產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成長迅速:
一、視頻監控。視頻監控技術作為安防系統里最為重要的力量,在提高防災應急、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綜合能力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無人機。在應急救援中,無人機作為突發性事故偵察應用和災情回傳,已經成為防災應急產業中新興的技術風向和高配裝備。
三、機器人。機器人也是近年來發展較為快的產業,隨著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應用漸廣,應急產業機器人的應用需求也逐漸顯現。
四、航空救援。航空醫療救援體系是我國應急產業發展較為滯后的一項。盡快建立我國民用航空救援體系,是提升應急產業的關鍵。
五、應急救援包。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應急救援包是較有用的應急備災物品,應急產業在完善提高應急產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加強推廣應急救援包也是一個較好的市場。
總體而言,發展應急產業是保障公共安全和推動經濟穩增長的重大舉措,未來應急產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行業將是一個萬億規模的藍海市場。(王雨陽)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