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千萬大關 中國摩托車市場上半年亮出“雙高”答卷
2025/7/31 10:32:24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5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調下,中國摩托車行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中國摩托車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6月,我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雙雙突破千萬大2025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調下,中國摩托車行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中國摩托車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6月,我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雙雙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61.41萬輛和1061.4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83%和11.54%。在全球貿易承壓、部分制造業面臨價格挑戰的背景下,摩托車行業憑借結構性升級與全球化拓展的雙引擎驅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成為工業動能轉換的重要樣本。
娛樂消費引領內需企穩
中國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指出,這反映出都市青年已將摩托車從代步工具轉變為生活態度載體,大排量市場的高速增長是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共振的必然結果。
國內市場結構分化加劇,娛樂化、高端化趨勢日益顯著。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250ml以上,不含250ml)表現尤為亮眼,1-6月產銷分別達到51.05萬輛和50.2萬輛,同比激增44.74%和41.21%,其中6月單月產銷突破10萬輛,同比增速超20%,滲透率持續攀升。中國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指出,這反映出都市青年已將摩托車從代步工具轉變為生活態度載體,大排量市場的高速增長是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共振的必然結果。
與此同時,燃油摩托車憑借904.01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4.67%)牢牢占據85%的市場份額,穩居主導地位。反觀電動摩托車,低端產能過剩與產品力瓶頸制約,銷量承壓明顯,電動化轉型陣痛仍在延續,1-6月產銷分別完成160.13萬輛和157.45萬輛,產量同比增長0.39%,銷量同比下降3.57%。
在具體車型方面,分化態勢鮮明。跨騎車作為市場的中流砥柱,1-6月銷售561.61萬輛,同比增長21.89%,占二輪車總銷量的60%,有效滿足了通勤剛需與入門娛樂需求。彎梁車展現出強大韌性,銷售105.5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8.71%,在特定區域市場表現亮眼。而踏板車則受到電動化替代的明顯沖擊,銷量為270.01萬輛,同比下降7.44%。
出口構筑量價齊升護城河
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摩托車出口成為支撐行業增長的核心支柱,表現可圈可點,成功實現量價齊升。
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摩托車出口成為支撐行業增長的核心支柱,表現可圈可點,成功實現量價齊升。1-6月,摩托車生產企業產品出口總額52.99億美元,同比增長26.71%。整車出口量666.11萬輛,同比增長25.44%,出口金額42.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06%。摩托車發動機出口64.21萬臺,同比增長9.41%,出口金額1.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9%。沙灘車出口22.73萬輛,同比下降0.22%,出口金額6.61億美元,同比增長18.46%。摩托車零部件出口金額2.38億美元,同比增長26.95%。
出口結構也在持續升級。125-200ml主力排量車型國際競爭力凸顯,其中125系列出口207.78萬輛,增長30.86%;200系列出口63.42萬輛,增速更為領先,達41.31%。三輪車出口異軍突起,同比飆升52.92%,達到32.88萬輛,彰顯了中國企業在特種貨運車型領域的全球優勢。
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中高排量車型及三輪車的需求持續釋放,本土化運營成為拓展關鍵。春風動力出口負責人表示,企業正著力加強屬地化研發與渠道深耕,以更精準地匹配海外市場需求。行業集中化態勢在全球化進程中同樣明顯,隆鑫、大長江、廣東大冶、宗申等出口前十企業合計出口量達396.29萬輛,占總出口量的61.33%,頭部企業主導出口格局。
頭部效應與研發驅動效益提升
行業經濟效益在2025年上半年顯著優化,“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進一步深化。
行業經濟效益在2025年上半年顯著優化,“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進一步深化。據中國摩托車商會對全國86家摩托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統計,1-5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和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長,利潤總額和利稅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較大。1-5月行業營業收入達635.54億元,同比增長18.41%;利潤總額49.24億元,大幅增長40.79%;利稅總額66.85億元,增長40.85%,盈利增速遠超營收增速,顯示盈利能力增強。
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1-5月,前10家企業營業收入共計405.42億元,同比提高24.99%,占摩托車生產企業總營業收入的63.79%,同比提高3.36個百分點。合計營收占比達63.60%,同比提升2.98個百分點;利潤前十強企業占比近50%,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面對未來轉型,行業研發投入持續加碼。1-5月研發費用達17.85億元,同比增長9.12%,為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儲備動能。宗申、春風動力等企業領銜技術攻堅,傳統巨頭亦加速向電動領域滲透,其中宗申電摩銷量達22.78萬輛,位居行業第二。
數據顯示,上半年摩托車行業利潤率提升趨勢明確,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和產品高端化策略,其盈利彈性將高于營收增長。
下半年三股浪潮重塑格局
盡管電動化轉型仍面臨挑戰,PPI下行壓力猶存,但憑借高端化、全球化、差異化的戰略布局,行業已構筑起面向未來的堅實基礎。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信息部部長王東分析,2025年下半年三大趨勢將主導市場發展。
娛樂消費升級深化是大勢所趨。張洪波預測,大排量休閑摩托滲透率有望突破5%,與消費復蘇形成正向循環。龍頭企業正加速布局:春風動力計劃推出集成智能導航與電控懸掛的全新700ml ADV車型;隆鑫高端子品牌“VOGE”也將發布大排量巡航新車,進一步強化其娛樂產品線。
全球化戰略進階是必由之路。新興市場對200ml以上車型及三輪車的需求預計將持續釋放。張洪波強調,本土化運營能力已成為國際競爭的勝負手,企業需要從“產品出�!边~向“體系出�!薄W谏甑绕髽I已在東南亞布局KD工廠,旨在縮短供應鏈響應速度。
電動化拐點臨近值得期待。盡管短期內電動摩托車市場承壓,但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正積蓄勢能。雅迪計劃下半年推出續航200公里并支持快充的旗艦電摩;新日則聚焦智能網聯功能開發。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鋰電成本下行與快充技術的普及,有望在2026年觸發電動兩輪車的替代拐點。
2025年上半年,中國摩托車行業在“宏觀企穩”與“結構優化”的雙重作用下,展現出穿越周期的強大韌性。娛樂化消費釋放了內需新動能,全球化拓展打開了外需新空間,技術研發構筑了競爭新壁壘。盡管電動化轉型仍面臨挑戰,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下行壓力猶存,但憑借高端化、全球化、差異化的戰略布局,行業已構筑起面向未來的堅實基礎。
張洪波認為,娛樂化、全球化、電動化三股浪潮正交匯成中國摩托車產業升級的主航道。企業唯有深耕核心技術、精準市場卡位,方能在結構性機遇中贏得未來。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消費信心逐步回暖以及技術迭代加速推進,中國摩托車產業有望在全球市場奏響更強勁的引擎轟鳴。(記者 祁曉玲)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