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下的粉體工業
2010/7/5 16:21: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低碳經濟下的粉體工業行業新突破“遍地開花”
低碳經濟涉及的行業和領域十分廣泛,在環保減排理念的引導下,從引人矚目的全新技術——“石頭紙”推出,到傳統的粉體設備制造技術改造,粉體工業中細分行業與領域的技術突破全面啟動,粉體工業的技術創新勢頭“遍地開花”。2010年1月,高調問世的“石頭紙”在國務院新聞中心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石頭紙新技術被譽為是傳統造紙和包裝材料領域的一次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石頭紙是以地殼內最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碳酸鈣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種無機物為輔助原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學原理和填充改性技術,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可逆性循環利用,具有現代技術特點的新型造紙技術。該技術的誕生,既解決了傳統造紙污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問題,又解決了大量塑料包裝物的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大量石油資源浪費的問題。據了解,目前石頭紙生產規劃總投資高達138.75億元,計劃5-8年內在全國建設20個生產基地,截止2009年底已有3個基地正在籌建。除了從無到有的新產品,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的粉體設備制造商對降低能耗、與環境的“和諧”相處等目標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企業設備在節能降耗方面表現優秀、與環境友好,也會提升企業產品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拿磨粉機設備而言,如今,礦山機械磨粉機行業已經走過了依靠低廉勞動力優勢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階段,順應低碳經濟發展趨勢,磨粉機行業正在積極地向著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涌現出一批精英企業,中國粉體技術也從粉體生產、應用和設備制造等方面進展快速,不斷有新設備、新產品在市場上出現,整個粉體工業顯示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此外,低碳經濟旗幟下的新興環保產業開辟了粉體工業領域的新“藍海”。如現在發展勢頭正勁的廢棄物回收利用產業,設計得當的粉碎設備,能讓各式各樣的廢棄物資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電子垃圾、廢舊輪胎等等“各就各位”,繼續“發揮余熱”。銀河證券一分析師就曾分析說,固體廢棄物處理產業未來平均年增長率將至少達到30%,那么與之相關的粉粹設備市場空間也會相當快速的成長。目前國內已有多家有實力的企業在做這方面的系列技術、系列設備研發,甚至組建了相關的產業基地,以期作為企業未來一項核心產業在打造;還比如這幾年新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對高純多晶硅原料的提取、硅片的生產加工也創造了粉體設備的新市場;此外,粉煤灰生態磚、鋼渣水泥等技術產品的大規模應用也離不開粉體工業的突出貢獻。如產煤大省山西2009年底通過了《粉煤灰綜合利用規劃》,鼓勵最大限度地將未來燃煤電廠的粉煤灰增量吃干榨凈,只要能實現吃灰量大,任何技術、裝備、企業、項目一律優先優待,提出了將治理和利用向前端轉移,直接在燃煤電廠排灰口接駁造粒流程,以燒結(或免燒)陶粒改變粉煤灰的粉末形態,一舉實現燃煤電廠粉煤灰的零排放,從而借此實現綜合利用率達到100%。為了有效消納粉煤灰陶粒,該規劃還特意提出要在全省開展低碳建材的“輕骨料化”創新行動,全面禁止采砂采石,鼓勵以粉煤灰陶粒實行骨料替代。由此可見,粉煤灰再利用的市場空間有多么巨大。掌握機制促成新財富面對商機無限的低碳經濟,誰都想分一杯羹。但是從技術轉化為實際的市場財富是需要過程的,尤其是對于全新的低碳經濟時代來說,新的配套政策、新的市場機制、新的管理規則正在悄然形成,未來市場運作規則不確定性因素也大為存在,對于以技術、產品安身立命的粉體企業來講,在關注技術、產品本身發展之際,也需要時刻關注市場機制的動向,只有掌握了游戲規則的玩家才能夠獲勝。如今與低碳經濟配套的各大政策框架正在國家各部委緊鑼密鼓的部署。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扶持政策都被提上日程,與眾多企業息息相關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建設更是有了實質性的進展。3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要積極推行由專業節能服務公司與企業、公共機構等用能單位簽訂能源管理合同,提供節能設計、改造和運行管理等服務的新機制,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所謂的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Per-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其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客戶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或者節能服務公司以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效益、或承包整體能源費用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能源管理合同在實施節能項目的企業(用戶)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簽訂,節約的成本在兩者之間分享。不少新的粉體設備、工藝技術能夠改變、提升傳統粉體行業的工藝,為客戶帶去實際效益。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引進可以幫助擁有新產品、新技術的粉體設備企業開拓自己的下游客戶,幫助這些技術創新企業利用新的市場機制在市場站穩腳跟,在實現客戶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他們自身的經濟效益。“如何讓產品盡快推向市場,讓用戶既能充分感受到節能帶來的好處、又不至于被購置設備的初期投資所嚇退,這成為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一位粉體設備市場銷售經理向記者表示,節能設備的價位比傳統粗放的設備要貴,而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無疑提供了新的市場解決方案。據了解,《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有望于近期正式頒布實施。除了新的市場機制之外,也有專家建議,基于粉體企業實力與渠道有限,節能減排的設備和工藝還是需要借助主管部門的推導,他建議把相關的產品能夠納入政府采購、列入推導目錄、資助和鼓勵這些企業參與各種展覽會推廣產品,這樣,幫助企業快速拓展市場。尋找另一只翅膀由于粉體行業內的企業規模大多偏小,融資成為首當其沖的難題。在項目運作之初,節能減排為“亮點”的粉體企業需先期提供項目啟動資金、設備及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一攬子服務,到后期才能回收收益,所以尋找市場前期開拓的資金支持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方面,對于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要及時進行調控,或利用資金杠桿促使其進行技術改造,走上低碳、節能、環保的良性發展軌道;另一方面,對于新興的節能減排項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應當對其進行傾斜,增加資金投放。資金無疑是推動企業成功的另一只翅膀。據悉,現在全球已經有50多家金融機構投資13億美元進行低碳技術開發,以期在低碳經濟方面占領技術制高點。中國為落實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已開始通過宏觀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的行為,中國銀監會先后出臺了《節能減排授信工作的指導意見》、《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金融政策的引導下,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行動,致力于創新信貸服務機制,發展“綠色信貸”業務,減少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信貸投放,支持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這些外圍融資環境的改善也為粉體工業的產業調整、技術進步提供了契機。 例如,全球著名的投行摩根士丹利投資了河南省寶豐縣耐火材料生產線焦爐煤氣利用項目(一期)、固始縣楊山明源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熱電廠項目、平頂山瑞平石龍水泥有限公司低溫余熱電站工程等等,高盛投資了黑龍江建龍富余煤氣發電項目等等,就連全球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也開始將自己的目光瞄向了“固體廢棄物回收再處理”領域,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環保節能板塊的產業熱度正在升溫。對于有節能減排招牌的粉體設備企業也可以拿著自己的技術、產品去銀行申請“綠色信貸”,也可以尋找大的關聯企業尋求資本支持,當然問題的關鍵是你能夠有拿得出手的產品、技術或者服務。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玉光在今年兩會上曾建議,國家應該關注在低碳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權力的獲取,一旦一項低碳技術獲得授權,國家在其推廣應用時,應該給予相應的扶植政策。他在這里也提醒了廣大節能減排技術企業,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去申請專利保護,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先機。隨著低碳經濟時代從口號逐步踐行到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今后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低端制造產能將被加速的淘汰,作為眾多制造行業發展推手的粉體工業,其通過技術升級而促進產業升級的前進步伐也將加快,這是產業起飛、企業尋找第二次生命的契機,長期致力于這個產業發展的企業家們要把握好機會,順應時代大潮,勇往直前!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1~5月有色行業實現利潤595億元 增長2.4倍
- 下一篇:旅游業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