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雨林、尋蹤國寶、見證奇跡……研學游持續升溫點亮“暑期經濟”
2025/7/29 12:09:12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暑期到來,旅游市場熱度持續升高。今年夏天,研學游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很多研學線路聚焦于我國獨特的自然地貌。在海南,當地依托熱帶雨林資源打造的特色研學項目,吸引了不少孩子走進暑期到來,旅游市場熱度持續升高。今年夏天,研學游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很多研學線路聚焦于我國獨特的自然地貌。在海南,當地依托熱帶雨林資源打造的特色研學項目,吸引了不少孩子走進雨林探索自然的奧秘。
這個暑期,海南保亭依托得天獨厚的雨林生態資源,推出雨林溯溪、探秘雨林、動植物科普等一系列雨林研學項目,迎來不少大大小小的研學團隊。雨林研學把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書本里的知識在這里活了起來。
在研學導師的引領下,孩子們在雨林里還能親自上手學習鉆木取火、割膠等野外技能,在實地探索中,讓自然知識跳出電視和書本,變得可感可知。
兼具知識拓展與實踐體驗的研學游,正逐漸成為家庭暑期出游的首選。不同于以往走馬觀花的打卡式游覽,在研學中,孩子們能夠與來自各地的同齡人互動交流,一同探索自然文化之旅。
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尋蹤國寶
今年夏天,位于四川綿陽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迎來多地的孩子們,在清涼中探尋大自然的神奇奧秘,了解野生大熊貓的棲息環境。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王朗片區,來自北京、天津、江蘇等地的學生跟著巡護員和老師穿過茂密的叢林、跨過小河溝,在野生大熊貓的“地盤”中尋找它們的活動足跡。
通過講解孩子們了解到,架設紅外攝像機記錄野生動物的影像也是保護它們的方式之一。而讓孩子們興奮不已的是,這片區域的相機就曾拍到過野生熊貓的珍貴畫面。
保護區內,千年的云杉高聳入云,一些樹干上覆蓋了厚厚的苔蘚,松軟的腐殖質踩上去猶如地毯,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香……受季風氣候影響和海拔落差,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大熊貓國家公園王朗片區是最早建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地處岷山山系腹地,是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特征。除了野生大熊貓,這里還有川金絲猴、羚牛、雪豹等珍稀野生動物。
《中國國家地理》青少出行老師葛青松稱:“這邊的動植物很豐富,我們帶孩子來這邊主要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樣幾天的研學活動能夠有一個沉浸的感受,能夠喚醒他們環保的意識,去關照野外的動植物。”
寧夏:沙漠研學 見證黃沙上的生命奇跡
寧夏中衛的沙坡頭旅游景區位于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今年暑期,不少孩子來到這里,實地感受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
清晨,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一天的沙漠研學之旅。他們挑戰的第一個項目是滑沙。面對全長168米、傾斜角度達38度的沙坡,不少孩子一開始有些膽怯。
放下緊張與顧慮,孩子們逐漸適應了沙漠的節奏。隨之展開的是徒步行走至沙漠深處的探索。一路上,迎著烈日,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著沿途可見的植物和動物,綠色的耐旱植物、沙漠蜥蜴,都是大家觀察和討論的對象。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也慢慢認識到,即使在如此缺水、多風沙的地理條件下,依然有生命頑強地存活著。正如茫茫沙海中,格外顯眼的一塊塊網狀的麥草方格。
通過講解,孩子們了解到當地“五帶一體”綜合治沙防護體系。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們親身體驗了麥草方格的制作過程。
近年來,強調“知行合一”的深度研學旅行日益受到家長青睞。各地文旅部門也積極順應趨勢,推出融合本土特色的研學項目。在沙坡頭的浩瀚沙海間,孩子們不僅學習了治沙知識,更深刻體會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頑強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內涵,最終完成了自然與自我對話的課程。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